出品丨破浪圖文組
文丨趙妙琳
責編丨章麗娟
廣告,無孔不入。這應該是不少現代人生活在互聯網時代最直觀的感受。
這幾日,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的第一期《互聯網體驗》收獲了不少熱度,看似荒誕離譜,但里面所揭露的“充值去廣告”、“找不到關閉鍵的彈窗廣告”等當下的互聯網廣告生態(tài),應當是每一個網民日常沖浪所見到的常態(tài)。
說實話,擱在零幾年的時候,我怎么也想不到,要在視頻軟件上看完一集四十分鐘電視劇,還得先看完兩到三個近一分鐘的廣告。所以,應該不少人和我一樣,開通了一堆視頻軟件的會員,只為跳過這些漫長且重復的廣告。
互聯網時代下的廣告“囂張”到什么地步呢?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連我們日常使用手機軟件時,加載頁面首先映入眼簾的都是廣告;曾以為是凈土的微信,公眾號推送和朋友圈也是隨處可見的廣告痕跡……高速發(fā)展的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給了廣告更寬闊的生長空間。
早在此前的視頻中,我們便已經預測過,隨著車聯網的發(fā)展,廣告有可能會鉆進智能汽車中,且之后還很有可能會跟視頻軟件使用付費去廣告的操作,沒想到,廣告進入汽車的這天來得如此之快。
前幾日,一位蔚來車主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吐槽:在行駛過程中,處于導航狀態(tài)的中控屏幕中居然彈出了廣告,此言語一出,不出所料引發(fā)了一波熱議。
但隨后有同是蔚來車主的網友表示,這個廣告界面只有在手動點擊的情況下才能彈出,并非突然跳出,原博主有可以誤導蹭熱點的嫌疑,而蔚來汽車方面也緊接著宣布撤回了該條廣告。
層見迭出,此前早有哈弗的車主反映過自己的車輛在啟動后,中控屏幕上便彈出了一個廣告界面,內容與哈弗品牌有關,且廣告幾乎占據了整個大屏幕,擋住了所有交互功能;奔騰T77也有車主反映中控屏總是出現廣告。
不論是自動彈出還是手動點擊,無可否認廣告生態(tài)確實已經開始蔓延到了汽車這一交通工具中。
5G車聯網成廣告新搖籃
如果說互聯網幫助廣告行業(yè)開辟了推廣新生態(tài),進一步推動了廣告行業(yè)的發(fā)展,那么5G車聯網則是為其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告孵化的新搖籃。
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勢頭格外迅猛,20世紀末以來,汽車跨過了機械時代,相繼走過電子和通信階段,正走向智能網聯的時代。
縱觀許多正在馬路上奔跑的汽車,其身份已不單單是一個簡單、冰冷的出行工具,而是無形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以一個移動的私人空間承載了用戶的更多需求,包括但不局限于休息、娛樂等多種生活場景。
而這一切,都是依托于車聯網的這一要素所實現,可以說,是車聯網給予了我們對于汽車多種形態(tài)的想象。無論是已經走在前沿的新勢力車企或是正在加入賽道的傳統(tǒng)車企,都在往智能網聯汽車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智能汽車的更多需求,肉眼可見地,汽車的中控屏越做越大了,每逢車輛小改款,更大號的中控屏必成為其賣點之一,除了導航、語音、音樂等基本的車聯網功能,越來越多的車企還開始將手機上的社交、娛樂等功能搬上了車機系統(tǒng)。
越來越大的中控屏已經開始有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那味,比如其語音交互功能便恰似手機上的人工智能助手,在線視頻在車機上也能聯網觀看,電子游戲也不再是手機、平板等的專屬場景,特斯拉早在2018年便開始在旗下的Model S、Model X、Model 3等中控屏中陸續(xù)加入電子游戲功能,消費者的用車場景和出行體驗變得更多元化。
因此,隨著車機向著智能電子產品靠攏,其車聯網功能也悄然為“見縫插針”的廣告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間,例如我在開頭提到的蔚來汽車、哈弗汽車和奔騰汽車的廣告,都是車聯網的產物。
根據各車主的反映來看,目前出現在車機上的廣告均是與品牌相關的周邊推送,多是在開機加載時彈出或需點擊彈出,但這也不禁讓人猜想:隨著汽車越來越智能手機化,未來廣告是否也會在車機上加倍“繁殖”呢?
車機廣告應該存在嗎?
車機廣告是否會泛濫,首先得對其存在的合理性進行討論,其中涉及到車企和車主雙方的利益。
確切而言,選擇購買智能汽車的消費者,看重的就是它的智能,不可能不使用車機,正如手機、電腦開機一樣,車機的啟動也要時間,而廣告的存在,很好地填補和修飾了其開機時長。
且按照一天用車2到3次的頻率來看,每次開機時的廣告推送,就像是我們日常進入小區(qū)、寫字樓電梯上所看到的循環(huán)播放的廣告一樣,能夠“洗腦式”地強行在消費者腦海中植入記憶。
因此,對于企業(yè)而言,如果推送的內容與品牌本身有關,無疑又增添了一個曝光品牌的好機會,且能不費勁地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何樂而不為?
再設想一下,如果車企能夠成功與零件供應商或是其它跨界企業(yè)達成合作,將車機廣告作為一項推廣渠道,無疑能成為一個新的“財富密碼”,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和盈利均有利可圖。
然而,對于用戶而言,車機里的廣告和推送是否會導致個人權益受到侵害,才是他們所需要擔心的。
一方面,汽車自購買之后便已經成了消費者的所有物,車企借助互聯網在旗下車輛的車機系統(tǒng)中做合作推廣,多多少少會讓用戶產生一種“私人領土被入侵”感受,往大了說,可能還涉及到私人財產被侵占的法律問題。
同時,如果駕駛員使用車載導航,行駛至轉彎路口或其它關鍵路段時,廣告彈出遮蓋導航,輕則繞路耽誤時間,重則有可能威脅到生命安全,消費者豈會樂意車企拿盈利和自身性命做豪賭呢?
不過,買智能汽車的這代人多為從小就是由廣告陪伴著長大的,對廣告的包容度還算較高。但結合大多數人對于各類廣告的態(tài)度來看,所反感的均為毫無觀賞性、只是用重復的喊話形式來達到宣傳效果的洗腦式廣告,如果車機內的廣告形式美觀,說不定用戶還能接受。
另一方面,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在手機上收到一些符合自己喜好或近期需求的廣告推送,雖然此前央視就此做了實測和揭秘,把其歸結為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卻已然無法徹底打消消費者對于被竊聽的憂慮。
而智能汽車許多車聯網功能的實現,是需要通過對駕駛員實施檢測所進行,智能汽車時代用戶的隱私安全一向是大眾關注的問題,倘若到了廣告真正入駐車機的那天,廣告推送的方式是否將依靠監(jiān)聽用戶進行,誰也不能斷言。
車談君觀察
就蔚來等在車機上做相關的廣告推送來看,車企已經開始對在中控大屏上實施廣告滲透蠢蠢欲動。
無可否認,在車機上載入廣告確實是一個有效的推廣渠道,且對于需要盈利的廠商而言,“廣告位”是沒有辦法拒絕的香餑餑,如果有一個品牌成功讓消費者沒辦法拒絕車機廣告并成功獲得盈利,那其它品牌必然緊隨其后加入車機廣告的大軍。
就現狀而言,如果車機廣告需要像視頻軟件一樣付費跳過,消費者肯定是不會買單的。
因此,如果車品想將獲利的手伸向車機廣告,很可能需要實施補償政策,比如看廣告換贈可用于品牌商城消費使用的積分,廣告可以設置在后座車機上,或是專門推出優(yōu)惠補貼更大的廣告版車型,像小米電視等一樣,在購買之前就告知消費者其中的廣告無法去除等,將看或不看廣告的選擇權,交由消費者,說不定還能讓車機廣告成為一項合理的存在。
然而,汽車終究不是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是一個行駛在馬路上的交通工具,稍有不慎可禍及性命。所以如果車機廣告開始真正繁殖,后續(xù)國家很可能會出臺相關的政策來對廣告內容、推送時間、推送方式等進行規(guī)范,車機廣告應是不會像手機、電腦端那般“猖狂”。
智能汽車仍在發(fā)展初期,由自動駕駛所引發(fā)的車禍新聞仍讓人心有余悸,在當下,研發(fā)更成熟和完善的技術才是各個汽車品牌的重中之重,且各品牌都吶喊著要做“用戶型企業(yè)”,自然也應該將用戶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車機出現廣告,本質上是資本對于用戶底線的一種試探。倘若用戶默認接受了其存在,一些“無底線”的車企為了盈利,有可能會放任車機上的廣告變得像網頁上那般不受管控,久而久之,這些不把用戶的安全當一回事的車企,也終會受到用戶的唾棄。
然,縱使良心車企堅決不讓廣告進入,也架不住第三方軟件的附加廣告植入,車機廣告時代終不可逆。但當下還未是拉開大門迎接車機廣告的最佳時候,在車機上投放廣告這事,值得所有車企深思熟慮,為賺取額外收入導致用戶流失,不過是“丟了西瓜揀芝麻”罷了。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