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牌留學中介機構太傻留學官網突然關閉,這意味著近期瘋傳的太傻破產謠言,實錘!
太傻官網截圖
其實太傻留學的危機早有預兆。
“電話不接,微信不回,郵件也不理?!睅讉€月前,負責幫西洲申請留學的吳老師,突然就聯系不上了。
吳老師是太傻留學的文書老師,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負責和西洲對接出國留學的事情,但幾個多月前,吳老師沒有任何交代的突然離了職。
好在幾經輾轉公司臨時安排了上海的老師給她,遠程協助,西洲最終拿到了兩所學校的offer。
但不是所有選擇太傻的學生都像西洲這么好運。
太傻危機
成立于2001年的太傻留學(北京澄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留學中介,于2013年被A股上市公司華聞傳媒收購,成為華聞傳媒的子公司。
被收購的時候,太傻留學已經成功為2萬多名留學生提供過服務,在留學咨詢領域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公司旗下的太傻網,覆蓋了全國211所重點高校,注冊用戶超過220萬人。
從財務角度來說,當時的太傻沒有負債,沒有貸款,沒有不良資產,賬上趴著幾千萬現金,業(yè)內還有這么好的口碑,人氣和前景都十分令人期待。
但好景不長。
2019年2月16日,華聞傳媒發(fā)布公告稱,太傻留學的業(yè)績大幅下滑,2018年年度營收下降90.45%,營業(yè)利潤下降150.76%。
據太傻一文書老師透露,太傻留學與華聞傳媒簽訂了上億的對賭協議,為了完成對賭,太傻通過“全額退款”等承諾吸引學員,以求在短期內完成銷售業(yè)績。
未想卻埋下了定時炸彈。
“申請不到學校全額退款”,這是太傻市場部在簽約之前給學生的承諾。
但這種承諾在內部員工看來等同于騙局。
“市場部給你的任何承諾都不要相信?!?/strong>太傻前員工曾黎介紹。
“市場部和后期跟進是完全隔離的,市場部只負責說好話把你簽進來,接下來給你的定校是否能申請到,他們一概不負責?!?/p>
果不其然,部分學生在沒拿到offer之后,申請退款,炸出了太傻的大Bug。
學生申請留學的中介費,承擔著完成對賭協議的重任。但由于太傻服務質量下降,口碑變差,太傻的用戶量和申請成功率都大不如從前,直接導致銷售業(yè)績下滑,申請退款的學生越來越多。但是錢已經不再賬上,根本無法履行協議完成退款。
“合同上明確寫了評估期退款是全額退款,但太傻一直覺得為難,最后我妥協了,簽署了50%的退款協議。”一學生無奈說到,“沒想到趕上了他們要破產?!?/p>
“去年申請退款,退款協議寫的是2019年1月31號退款。結果2月份公司說沒錢,工作人員說可以分期,先退10%。”在申請退款的學生云睿稱,“幾天過后,10%都沒有了?!?/p>
學生和太傻員工郵件往來截圖
部分和云睿有同樣遭遇的學生拉了個維權群,一百人的群里,初步統計涉及金額296萬元,單人涉及金額多則十幾萬,少則幾千塊。
很多學生在遇到問題后都進退兩難,起訴,律師費也很貴,如果最后沒有追回退款,還要額外支付一筆律師費。
如今太傻資金鏈斷裂,腹背受敵,一邊學生紛紛發(fā)起維權起訴,另一邊太傻員工也走上了維權路。
負責西洲的上海老師說,他們已經兩三個月沒有發(fā)工資了?!皳f三月中旬會開一次集團會議,決定公司走向?!碧盗魧W可能會啟動破產清算。
除了個別老師還在崗,多數太傻老師早已離職自謀出路。
位于朝陽門附近的太傻北京辦公室,100多個工位幾乎已搬空,僅剩零星的10余個工位仍有東西。
太傻的墻上還掛著醒目的大字喜報,辦公室門大敞,但前臺已無人接待。
太傻前臺張貼的喜報
學生對太傻留學的服務積怨已久,對于大多數簽約過太傻的學生而言,太傻會走到今天,都是自作自受。
其實太傻的服務早幾年就已被業(yè)界所詬病。有學生反映,早在2016年太傻就只是一味的為了“升學率”而不在乎學校質量,經常會介紹學生去自己不想去的學校。
更有學生爆出太傻的合同陷阱:“瓜分獎學金。”
合同里關于獎學金提成的條款
其實,這不是太傻一家的問題。
部分留學中介確實會針對學生的獎學金收取提成。
理論上,如果留學中介為了給學生爭取到獎學金,付出了額外的努力,多收一定的費用并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有些機構是霸王條款,無論學生最后是不是接受這個帶獎學金的錄取結果,都會收獎學金提成。
留學市場仍是藍海
無論留學中介的口碑如何差,不能否認的是,留學市場仍是藍海。
根據教育部數據,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從2006年13.4萬增長至2016年54.5萬,10年間增長約4倍。
2017年全球留學生人數達到了452萬,其中,中國人60.84萬,占比13.4%。而這60多萬中,按上文提到的平均3萬元計算,全年出國留學花費達180多億元。
自費出國人數占比90%以上,自費留學成了一種趨勢。
家長對于孩子出國留學的付費欲望是自愿且強烈的。
據匯豐的一份全球調查報告,83%的中國內地父母表示愿意資助子女留學,而中國留學生教育平均花費達9.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66萬元。
除了市場紅利仍在,政策紅利也曾為留學中介開路。
2017年年初,國務院取消留學中介資質認定審批,留學市場主體的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
在市場的進化過程中,留學中介行業(yè)出現了兩極分化趨勢。
一方面,品牌效應好的大機構,更容易吸引到資金和學生,在拓展業(yè)務、擴大規(guī)模、甚至是投資上市等方面有絕對的優(yōu)勢。
金吉列留學、新東方前途出國、啟德、新通、澳際這五家老牌留學中介機構幾乎瓜分了中國留學中介市場一半左右的份額,根據2014年的市場占有率數據,45.2%。
留學中介行業(yè)呈現出幾家獨大的局面。
根據企查查和企業(yè)官方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公開可查數據顯示,市場占有率和分支機構排名前三的金吉列、新東方前途出國、啟德三家機構2017年的年營業(yè)額都在10億左右。
自在此基礎上,傳統的留學中介巨頭,仍在持續(xù)擴張。
從布局上看,金吉列、新東方、啟德、澳際、新通各有側重。
啟德從留學規(guī)劃向培訓和游學前后兩個方向發(fā)展,多次謀求上市,五年四敗,卻始終不服輸。
新東方前途出國憑借新東方的明星效應,在K12輔導領域遙遙領先。
金吉列深耕三四線城市、牢牢把握專家資源,為了彌補在語言培訓領域的不足,和在線語言培訓機構小站教育進行深度合作。
澳際和新通則是守住自己的服務優(yōu)勢基礎上,一步步嘗試新市場。
幾家機構有一個共通的點,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留住用戶,在專注于自身優(yōu)勢的基礎上,都傾向于全產業(yè)鏈布局。
根據公開業(yè)務介紹整理
從前期的語言類培訓,到中期的留學中介咨詢和申請服務,再到后期的留學后市場服務,留學中介的觸角,遍及留學鏈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只有學生想不到的需求,沒有中介提供不了的服務。
但全產業(yè)鏈布局有一個明顯的弊端,容易造成市場同質化嚴重,缺少真正有價值的服務。
在留學中介機構的選擇上,左右家長和學生選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口碑,尤其是熟人口碑;2.留學中介的知名度、規(guī)模、資質、團隊專業(yè)度、申請成功率及成功案例;3.留學中介的服務內容、費用、退款與否。
每條看似都很平常,但現實是,在最基本的服務上,部分留學中介都不能讓學生和家長滿意。
“簽合之前說是一個團隊服務,從咨詢到文書到后期申請,都會有專業(yè)的老師,可是簽約之后,全程只有一個文書老師?!币煌ㄟ^熟人介紹過去的學生說到。
“雖然知道文書都是套用模板,但文書里語法錯誤不計其數,而且申請不同專業(yè)的文書內容幾乎一樣。”一學生抱怨到,自己花了幾萬塊,最后還要花大量時間自己DIY文書。
“老師其實什么都不管。”另一個學生說到,“很多文書是外包給私人翻譯在寫,很多翻譯公司的員工不夠,都是兼職翻譯,有些時候質量確實沒辦法保證。”
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開始放棄全權委托中介機構,選擇自己DIY,或者和中介合作半DIY,對中介的依賴減弱。
這也側面說明了,為什么留學中介機構都開始尋求全產業(yè)鏈布局。
另一方面部分急于求成的中介機構,生存狀況并不樂觀。
從多個中小機構跑路,到環(huán)球雅思被培生“賤賣”,再到小馬過河破產清算,如今太傻留學陷破產危機,經歷了幾年的無序發(fā)展,留學中介市場在不斷的洗牌。
除了留學中介自身的經營問題外,一定程度上是市場優(yōu)勝劣汰的結果。
未來,留學市場的競爭除了產品本身,服務的流程與體驗也會成為決定企業(yè)生存的關鍵。在提供專業(yè)內容的基礎上,留學售前的信息化服務與售后的服務透明化能否打通,變得至關重要。
一輪洗牌之后,市場會變得更克制、更理性。
文中被采訪者為化名
文:《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記者 孫雪池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