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開經營分析會
IPD實施的關鍵之一就是建立以產品線為經營中心的管理與組織變革,賦予產品線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商業(yè)成功的責任,對產品線經營目標達成負責,如產品線的收入、利潤、客戶滿意等。
某集團層面季度經營分析
以產品線為經營中心,是對傳統(tǒng)研發(fā)組織結構的一次轉變,產品線負責人要向“CEO”轉身,管理團隊要從關注某一個領域的持續(xù)提升轉變到關注產品線端到端經營結果上,經營分析報告是提升團隊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具,經營分析會是產品線實施經營管理和業(yè)務決策以及跟蹤績效目標的關鍵平臺,是保障產品線目標達成的重要管理抓手。
二、好的經營分析報告是前提
經營分析報告要從問題和差距入手,進行根因分析,擬定對策,并對后續(xù)經營周期進行預測。可執(zhí)行的對策必須包括明確的計劃,目標和時間點,需要投資的資源和求助的人。
經營分析報告分為主報告和各領域的分報告。主報告是產品線總體運營情況的儀表盤,要暴露問題和風險。各領域報告要聚焦問題、機會和風險,進行根因分析,擬定行動計劃。
三、如何開一個高效會議
會前:經營分析會必須月度例行召開,公告每月日程及固定議題。至少提前5天發(fā)布會議通知,征集議題。會前運營助理要審查上會材料質量。
會中:經營分析會是作戰(zhàn)決策會,會上要關注差距、根因和行動計劃,果斷做出決策。主持人負責引導會議議程,避免討論蔓延,議而不決。
會后:運營BP要及時整理會議紀要并提交簽發(fā),整理遺留任務跟蹤表。季度統(tǒng)計會議出席率、遺留任務閉環(huán)率等。所有與會人要關注信息安全,不得傳播涉密信息。
四、執(zhí)行力的關鍵在閉環(huán)管理
經營分析會的所有活動,不管是找差距,還是根因分析,還是行動計劃,最終目的都是要通過計劃落地達成經營目標,所以必須要抓好閉環(huán)管理。
運營BP會后及時發(fā)布遺留任務跟蹤表,會前向相關責任人收集遺留任務進展,完成的,要與相關驗收人確認完成情況。經營分析會的第一個議題固定為“上期遺留任務進展審視”。對于長期無法關閉的遺留任務,管理團隊要及時重新決策或問責。
五、經營分析會常見問題
- 與會人尤其是一把手不重視經營分析會,不了解具體經營情況,將匯報責任往下級委托;
- 曬成績,表功勞,回避問題,或面面俱到,泛泛而談的匯報工作;
- 把問題甩鍋給他人,不從自身入手,開成批判會;
- 把經營分析做成財務分析,只有數據分析,沒有業(yè)務分析;
- 只有分析,沒有具體措施,沒有決策;
- 從問題直接到措施,不做根因分析,或把根因確定在第三方或其他不可控因素上;
- 措施空洞、宏偉或中長期,難落地、難驗收或未瞄準當期目標達成;
- 措施沒有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只開會,不決策,不跟蹤閉環(huán)。
經營分析會議作為企業(yè)推動目標落地、實施管理變革的一個重要抓手,是搞好經營,形成管理閉環(huán)的有效手段。制定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有效的經營計劃及預算、較清晰的業(yè)務分工及流程標準、基礎性的數據呈現、形成敢說話敢暴露問題的精益改善氛圍是開好經營分析會的前提和保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