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關注了很久,一直沒想好要怎么分享,因為我希望分享出來,大家能有理論所依。
其實項目管理就是搞定10大知識領域,沒錯PMP認證的考點,當然,也就是項目管理行業(yè)最基礎的系統(tǒng)體系。
因為最近很多找我的都是項目小白,就當作是一篇科普文分享一下吧。
最近給老原后臺或是加我微信的很多小友,都是項目小白,可能對項目管理還沒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問題大多集中在:
都有哪些項目管理方法可以用? 怎么選對的項目管理方法?
我應該選敏捷還是瀑布? ……
所以今天老原匯總了16種項目管理方法,以及每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幫助大家選擇和判斷。
如果你是項目小白,或者剛入行1-2年,建議可以收藏起來,大膽假設,小心實踐。
今天的文章分2部分
1、項目管理10大領域
2、常見的16種項目管理方法(上)
一、初識10大領域
這個部分老原沒打算展開談太多,主要是給小白做個科普,搞清楚項目管理的10大領域,到底都是干啥的,有什么用?
要成功交付一個項目:
如果這些你都能理解,那你算是入門;如果你自己能用好,那你算個行家;如果你不僅自己能用,還能帶徒弟,那你是個專家。
老原建議大家都給自己做個簡單的測試。
如果只是某個環(huán)節(jié)薄弱,你只需要重點突破就好,如果你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點問題,帶項目也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別想了,你應該系統(tǒng)提升一下,凡事只懂個皮毛,你不如不懂。
很多人認為帶項目不就是為人處事嘛,靠經驗就夠了,實戰(zhàn)不比理論好?
這是一個認知陷阱,在理論和實戰(zhàn)面前,人們總喜歡把它們放在對立面,為什么不可以都要?
PMP項目管理是龐大的體系,它會告訴學習這套理論的人,應該做哪些事,可以用什么方法,應該得到什么結果。
而在你「知道」了,接下來就得「做到」,做到以后會得到「反饋」,反饋到哪?反饋到你已經建立好的那些基礎理論上。
這樣重復實踐、補充,還愁能力不會提高嗎?
你能力不夠,也可能只是地基沒有打好而已。
二、16種常見項目管理方法
不講條理和方法的項目管理,都是耍流氓。
任何一種沒有效果的交付,也只是自欺欺人。為了保證項目交付,就得把前面的10大領域都搞定,那接下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用什么方法,完成這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
趁手的兵器,可以讓一個士兵變得驍勇善戰(zhàn),同樣,一個合適的項目管理方法,既可以節(jié)約項目管理上的時間花費,還能讓工作變得高效。
你們不是常問,項目經理的職責是什么嗎?很簡單,選對方法,用對工具,找對人。
01瀑布式管理法
瀑布式項目管理法,指活動像瀑布一樣沿著列表、按順序向下流動,以特定順序執(zhí)行于多個靜態(tài)階段(包括:需求分析、設計、測試、實現、維護階段)。
瀑布式項目管理,適用于中小型、工作成果可以一次性交付、需求非常清楚、不隨時產生變更的項目。
優(yōu)點:條理清晰、過程和進度可見性高,可有效控制項目時間、成本及質量,項目健康狀態(tài)清晰易見 缺點:不能很好的適應變化、不適合復雜系統(tǒng)、不適合需求不穩(wěn)定及不明確需求的項目。
02敏捷管理
敏捷管理是為需要極大靈活性和速度的項目而開發(fā)的,由一個個短交付周期組成,也就是“ sprints ”。
敏捷項目管理模式允許在每次迭代開始時添加或移除工作范圍。
它屬于輕量級的管理工具,不需要明確所有的需求就可以開工。
缺點:在項目開始階段無法準確估計成本和周期,無法提供像傳統(tǒng)瀑布項目管理那種直觀的進度、成本分析(如掙值分析)。
因此,對于時間或成本受限,需求相對明確的項目而言,敏捷并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關于瀑布和敏捷,要想理解其實看一張圖就夠了:
03混合管理模式
許多項目團隊傾向使用瀑布方法或敏捷方法,這兩種方法可以結合使用。
其中計劃和需求階段是在「瀑布方法」下進行的,而設計、開發(fā)、實現和評估階段則遵循「敏捷方法」。
04Scrum
Scrum 是用于開發(fā)、交付和持續(xù)支持復雜產品的一個框架,是一個增量的、迭代的開發(fā)過程。
在這個框架中,整個開發(fā)過程由若干個短的迭代周期組成。適用于單個團隊的產品管理過程。
Scrum 是敏捷框架的一部分,本質上也是交互式的。通過“ Scrum 會議”或“30天的sprints ”來確定任務的優(yōu)先級。
Scrum master 通常被用來幫助項目經理,而不是作為項目經理。
小團隊可以獨立地專注于特定的任務,然后會與 Scrum master 會面,評估進度或結果,并重新確定積壓任務的優(yōu)先級。
05Kanban
Kanban 方法是為了解決“各個環(huán)節(jié)忙閑不勻,流程難以銜接”的問題而產生的,也就意味著它最大的優(yōu)勢是流程可視化。
Kanban 就像一個空貨架,從視覺上對產品的流動進行追蹤,以至于很容易發(fā)現瓶頸在哪里,空缺在哪里,生產流程是否銜接緊密等問題。
Kanban 重點在于持續(xù)的協作,并能夠促進一個持續(xù)學習和改進的環(huán)境。
06 Scrumban
Scrumban 為產品開發(fā)和支持團隊提供了來自 Scrum 和 Kanban 的最佳特性。
通過結合 Kanban 的拉動系統(tǒng)和 Scrum 的待辦事項列表優(yōu)先級和短周期,不僅可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還可以通過暴露弱點來改進流程。
通過利用這兩種框架的優(yōu)點,可以減少浪費、縮短交貨期、周轉時間,并交付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07事件鏈方法 ( ECM )
作為關鍵路徑方法或關鍵鏈方法的一個附加選項,ECM 側重于在項目開始時就能夠識別、分析和管理任何潛在的風險。
目標是確定風險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可能發(fā)生的時間以及對項目的影響。
08 精益六西格瑪
精益和六西格瑪的結合是以客戶為中心,以提高業(yè)務效率和有效性為目標,需要識別和理解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價值流)。
精益六西格瑪致力于改進流程,消除不必要的浪費,以及減少缺陷。
今天先分享8種常用方法,大家先消化這些就夠了,想要繼續(xù)了解的小友,也不用擔心,老原會在之后的文章里面繼續(xù)分享。
畢竟干貨這東西,重點還得是有效,對你們有用,才有價值。
最后再啰嗦一句,所有的方法論只能給你提供思路和框架,至于結果如何,還得靠自己的決策和執(zhí)行。
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我是老原,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項目經理老原】,每天都會有項目管理案例干貨分享。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