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不稱王暫且不說,說低代碼是一個發(fā)展趨勢應該沒人反對。
2020年5月13日下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官網發(fā)布“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倡議。在2022年舉行的“2022數字化轉型發(fā)展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fā)布《新IT重塑企業(yè)數字化轉型(2022年)》。說白了就是要大力提振企業(yè)搞數字化轉型
那么傳統(tǒng)的IT企業(yè)交付能力達不到市場需求,怎么辦?
低代碼平臺就有可能成為企業(yè)迫切轉型的救命稻草,但是反觀現有的低代碼平臺,能真正做到交付企業(yè)級交付的只是少數,因為要能夠融入現有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就是怎么導出源碼和獨立部署,目前國內平臺也只有 iVX 和 CodeWave 兩家能做到,
像輕舟(國內網易)、靈犀(浩鯨云)等能生成部分代碼,但覆蓋率還不足。而其他大多數的低代碼平臺都只能在自有的平臺或系統(tǒng)上運行,一旦脫離了他們的平臺,你的應用就不能運行、修補、運維等各項操作,這對企業(yè)來說是相當致命的。
而還有一些像是 IDE 的產品體驗,同樣重要。簡單說,就是有一些看上這個功能也有,那個功能也有,點的極深,感覺“整個產品就是拼湊出來的”,一句話就是“理論上都可以實現”,實際上可能開發(fā)比代碼還麻煩。
這種產品非常多,大家簡單去搜一下,看看“自己網站是不是用自己產品開發(fā)的,哪怕一個頁面或者模塊(這方面iVX比較牛逼,整個平臺都是自舉迭代完成);
另外,看一下“開發(fā)了多久”這個“多久”不是越久越好,而是在“技術很新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開發(fā)群體和應用數量的支持,最好是完全不同的應用比較說明問題。
有些看上去挺多應用,都是一個樣的,前端一樣,后臺也一樣,這種說明不了問題。從整體體驗上來講,mendix、iVX、outsystems差不多在一個檔次的。這些IDE都打磨了15年以上。
最后,在生成代碼質量上,包括前端代碼、后臺代碼、數據庫代碼,當然很多都無法生成,然后就是看對現有編程體系的支持,能不能支持SDK,導出代碼是Java,還是node,還是PHP,這些都有,我就不一一來列了。
前端也一樣,做得好的,可以導入npm和各種UI框架,例如element UI 、AntD等。
總的來講,現在低代碼還處于一個“有市場,但不飽和”的狀態(tài),競爭還不算十分激烈,但在可預見的未來或許會成為各大廠商競爭的香餑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