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原創(chuàng)稿
今年以來,都安瑤族自治縣積極探索扶貧資產運營和管理新機制,通過全面清產核資,明確公益性、經營性和到戶類等各類扶貧資產的產權歸屬,建立動態(tài)管理信息化臺賬,完善扶貧資產管理相關制度,探索資產安全運營、保值增值和收益分配新模式,形成“家底清晰、界定科學、主體明確、運行規(guī)范”的扶貧資產管理格局。
摸清資產明底數(shù)。該縣對2013年以來使用各級各類財政專項和財政涉農統(tǒng)籌整合資金、行業(yè)扶貧資金、社會扶貧資金等項目資產進行全面清理,重點核查資產類別、資產屬性、資產原值、資產現(xiàn)狀,以及資產管護運營情況。2013年以來,該縣共投入各級各類扶貧資金81.92億元,已清查、登記19個鄉(xiāng)鎮(zhèn)扶貧資產,核查資金共計81.92億元,完成應核查資金量的100%,其中形成資產項目8674個,扶貧資金62.53億元。
確權界定明職責。該縣嚴格按照項目建設實際情況確定扶貧資產所有權、使用權、受益權、資產處置權和責任人,積極探索多形式、多層次、多樣化的運營管護模式。在確定權屬基礎上,明確相關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村的職責,對形成的資產登記造冊,對管理權屬進行移交,到戶類資產在村組集體監(jiān)督指導下,由農戶自行管理,公益性資產按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性質由相應的產權主體落實管理責任。同時,建立縣級、行業(yè)部門、鄉(xiāng)(鎮(zhèn))村多層次扶貧資產管理臺賬,并進行統(tǒng)一編號管理。目前,經縣、鄉(xiāng)、村三級公示后,已將公益性資產、經營性資產確權移交產權歸屬單位管理。
健全機制強監(jiān)管。該縣制定出臺《都安瑤族自治縣扶貧項目資產管理辦法》《都安瑤族自治縣扶貧資產經營管理制度》,嚴格對扶貧資產進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防止資產流失,確保扶貧資產管護、運營有序,保值增值。(黃鵬歡 莫春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